题目:Truth or Illusion: Why I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ill “Caviar to the General” among Manufacturing Firms?
主讲人:刘海建
时间:2025年11月28日 13:30-15:0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励耘楼B310
摘要: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now in full swing. The country is also promoting "AI+" as an important tool for the future to driv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However, there are also dissenting voices, such as "AI washing." Moreover,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ho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hould be utilized in Western manufacturing. How should we understand these phenomena? Is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hina merely an "illusion"? In July 2024, I conducted field research at three manufacturing companies—Nanjing Iron & Steel Co., Ltd., Yijiahe, and Hengtong Optical Fiber—in an attempt to find answers to the above questions. One fundamental conclusion i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and there indeed exists an "AI bottleneck." We have also analyzed the reasons behind the formation of this bottleneck.
人工智能的使用现在如日中天。国家也把AI+作为一个未来的重要工具来推动我国企业的转型升级。但也有一些不同声音,如“人工智能粉饰”,而且人工智能在西方的制造业中如何使用也并未得到共识。如何理解这些现象?是否人工智能在国内的使用是个“幻觉 ”?我们于2024年7月调研了三家企业:南钢股份、亿嘉和、恒通光纤三家制造业企业,试图对以上问题找到答案。一个基本的结论:人工智能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应用任重道远,目前确实存在“人工智能瓶颈”,我们也分析了这种瓶颈形成的原因。
个人简介:刘海建,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青海理工学院商学院首任院长、中共中央组织部第九批援藏干部。1993-1997年在山东大学获得计算数学理学学士学位,1997-2000年在南京大学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2002-2005年在南京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2000-2002年任职于中国移动通信山东省公司市场经营部,2005年起至今一直任教于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2019年7月-2020年12月应中共中央组织部和教育部的要求,由南京大学外派到西藏民族大学作为援藏干部担任该校管理学院学术带头人、副院长等职务并承担相应工作。2023年7月被南京大学主导援建的青海理工学院聘为商学院首任院长(聘期:2023.7-2026.7)。曾经在哈佛大学商学院(2018.07-2018.08)、堪萨斯大学商学院(2011.07-2012.07)、新加坡国立大学(2017.12-2018.02)、德国哥廷根大学(2018.09-2018.10)、香港岭南大学(2013.12-2014.02)进行学术访问。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企业·管理·伦理论坛理事、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专家和财务专家等社会工作,并担任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中国工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管理评论》、《管理学报》等期刊以及AOM、SMS等学术会议的匿名审稿人,目前同时兼任美国管理学会(AOM)、国际战略管理学会(SMS)、国际商务学会(AIB)、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会员。迄今为止主持了一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项目,并曾经以第一作者获得江苏省高校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壹等奖、第六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壹等奖、南京大学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商学院科研新星等荣誉称号。目前研究主要针对在华的中外资企业从时间与空间两个视角下探讨其各种战略行为的演进轨迹,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技术创新、非市场战略等主题。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Global Strategy Journal、《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值得一提的是,曾经以第一作者撰写的三篇本土化的典型MBA教学案例“突破微笑曲线困境:好孩子的'中国创造'旅程”、“好孩子公司:后OBM时代”、“恒瑞医药:跨越创新的陷阱与断层”分别于2014、2018、2020年获得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
